首頁 > 資訊觀點 > 法律故事集 – 當虛擬貨幣變成詐騙工具/虛擬貨幣詐騙?/台北刑事律師/高雄刑事律師

法律故事集 – 當虛擬貨幣變成詐騙工具/虛擬貨幣詐騙?/台北刑事律師/高雄刑事律師

  • 法律故事集 – 當虛擬貨幣變成詐騙工具/虛擬貨幣詐騙?/台北刑事律師/高雄刑事律師
商品圖像
  • 商品資訊

    【當虛擬貨幣成為詐騙工具】

    近年來,虛擬貨幣已成為熱門的投資標的,市場上經營虛擬貨幣買賣的公司與個人幣商日益增加。然而,這也使得詐騙集團將幣商視為洗錢的中介管道,導致部分無辜幣商無端被牽連,承受龐大法律與精神壓力。

    在實務案例中,幣商經常因被害人遍布全台,不得不多次奔波前往各地警局或偵查隊製作筆錄。更嚴重者,檢調可能突擊搜索、扣押資產,甚至進行拘提或聲請羈押,使幣商一夕之間陷入嚴峻處境。所幸,若及時尋求律師協助,往往能爭取法律上的最大效益,並大幅減輕當事人心理與生活的壓力。


     

    虛擬貨幣詐騙常見模式

    1. 詐騙集團操縱人際信任
      常透過 LINE、Instagram 等社群平台,以愛情詐騙、投資詐騙、博弈詐騙或假求職手法博取信任。被害人依指示至虛假平台註冊,並以現金購買虛擬貨幣,或出借名下銀行帳戶成為「第一層帳戶」。部分被害人甚至遭到限制人身自由,被迫提供帳戶成為「第二層帳戶」。

    2. 幣商淪為中介對象
      詐騙集團會將被害人引導至特定幣商購買虛擬貨幣。幣商在收到匯款後,將幣轉至詐騙集團掌控的電子錢包地址。即便幣商僅依正常交易程序操作,仍可能因金流牽涉而成為偵查對象。

    3. 被害人提告幣商
      當被害人發現投資金額全數遭詐騙後,往往會回頭指控當初的交易幣商,認為幣商涉有詐欺。此時,即使幣商與詐騙集團並無實質關係,也可能因銀行金流往來或場外交易行為而遭到調查。


     

    律師專業提醒

    若幣商不幸被捲入詐騙金流,務必及早尋求專業法律協助。建議:

    1. 面對偵查程序:切勿單獨赴約製作筆錄,應委任律師陪同,以確保所述事實完整呈現,避免遭到曲解或斷章取義。

    2. 遭遇強制處分:如遇搜索、扣押或檢方聲請羈押,律師可立即介入,針對羈押原因與必要性向法院提出專業抗辯,維護當事人之人身自由。

    3. 事前預防:幣商平日應建立合規的交易流程與留存完整紀錄,以在必要時向偵查機關證明自身僅屬合法經營。

    律師呼籲:虛擬貨幣產業風險與日俱增,從業者不僅需專注於交易安全,更應及早與法律專業建立合作機制,以防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成為詐騙集團的替罪羊。

     

    若有遇到上述問題,請不要遲疑,立即尋求專業協助

    加入好友

     

     

  • 商品Q&A

    • 提問者稱呼
    • 手機
    • 留言內容
    • 驗證碼
TOP